| ||||||||
|
|||||||||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何金平:在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内容录入者:办公室      录入时间:2014/02/24

勇于改革  锐意进取

 

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何 金 平

 

(2014年2月1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省“两会”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研究部署2014年工作,推进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教育服务和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教育系统保持和谐稳定,云南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一是学前教育发展取得新成效。《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颁布实施,学前教育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3年来,全省共争取中央学前教育专项资金25.43亿元,省级投入3.36亿元,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2093所,在3120所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奖补城市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2509所,设立巡园支教点129个,资助贫困幼儿27.26万人(次),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出台了《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15个县经督导评估,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待省政府认定。颁布实施《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探索县域内教师、校长合理流动机制,进一步缩小了校际、城乡和区域间的差距。普通高中定向择优生按不少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辖区内初中学校,进一步缓解了“择校热”问题。三是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启动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化实验学校建设,首批立项建设25所,新增一级高完中2所。四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得到新提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增加到28所,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23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实施高职院校省级质量工程,新增省级特色骨干高职院校2所。12个区域性职教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44.77亿元,完成征地2.96万亩,竣工建筑面积501.43万平方米。7个职教园区已投入使用,入驻学校56所,入驻学生达22.59万人。成立云南省校企合作促进会,组建34个职教集团,基本对接云南主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五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呈现新亮点。积极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云南师范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高校省级质量工程深入推进。新增3所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2个专业入选该计划学科专业。高校东南亚南亚人才培养成效明显。高校化债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实施“2011计划”,新认定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推荐参加国家评审认定3个。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增加到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增加到34个。新增1个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六是民族教育取得新进步。《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颁布实施。大力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争取中央“三区人才”专项资金2060万元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培训双语教师1200多人次。七是特殊教育有了新突破。中央、省级批复建设的64所特殊教育学校,已建成招生62所。投入557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切实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权。八是民办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助机制,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5440万元,惠及全省49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投入财政补助资金6100多万元,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和免费教科书全覆盖,惠及全省220所民办中小学校的13.6万名学生。

据初步统计, 201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4.2%,比2010年增加近17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1.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7.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2.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8%。

(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亮点频现。一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印发了《云南省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修订稿)》,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试点项目。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贫困地区教师津补贴发放、教育统计决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等改革试点项目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二是滇西边境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快推进。认真实施《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推进计划(2012-2017年)》。积极筹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在教育部大力支持帮助下,促成东部10个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10州市人民政府开展职业教育战略合作,组织开展第一批教育系统干部赴滇西挂职工作,举办了第一期滇西领导干部研究班。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捐资1000万港币设立“云南滇西边境山区小学建设项目”,为滇西5所小学援建教学楼和宿舍楼;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安排专项资金6400万元,设立“滇西边境山区教学点特殊重点支持项目”;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爱心企业设立“爱心园援建工程”,向滇西66所幼儿园捐赠了总价值2500余万元的学前教育装备;在云南工商学院设立了“滇西青年创业学院”;实施“贫困地区学校宽带普及工程”,为滇西40所学校接入宽带。三是考试招生改革平稳推进。进一步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启动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新增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改革试点8个。实施高职院校对口中职学校招生改革试点。扩大高等职业本科招收“三校生”改革试点院校。组织实施面向我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91个县(市、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近1800个。实施部分本科院校面向我省藏区专项扶贫招生计划。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开辟绿色通道,最大限度保证较少民族考生进入高校学习。四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出台了《云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和《云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15年)》。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接入学校7694所,“优质资源班班通”实现班级约7万多个。实施“云南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和薄改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为6571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点)配备1.55万套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

(三)教育发展保障和服务水平稳健提升。一是教育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两个“全覆盖”惠及全省129个县(市、区)1.77万所中小学校,受益学生分别达513万人和290多万人,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中央和省级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资金40.69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和“吃饭难”、“洗澡难”等问题,其中用于中小学食堂建设26.48亿元,新建和改造食堂面积达199万平方米。投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30.86亿元,累计开工338.84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187.5万平方米。初步建立覆盖学前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发放除义务教育以外的各类奖助学金、助学贷款26.99亿元,资助学生138.96万人。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实施“特岗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579人。投入“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专项资金1亿元,培训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9.5万人次。深入实施“云南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项目。启动首批中国教育发展基金“励耕计划”,为4500名家庭经济困难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每人提供1万元资助。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新增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支、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8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支。中小学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教育国际化建设不断深化。在缅甸、越南、老挝、意大利设立云南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处。我省高校与国外院校合作共建了孔子学院/课堂8所。召开了首届全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推进会。成功举办第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首届云南省高校泰语演讲比赛。来滇留学生突破3万人。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有力推动。大力推行“走下去”服务基层、“走出去”就业、支持校园招聘活动、创业促进就业、质量提升、就业帮扶“六项计划”,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6.8%。在已就业的13.3万名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7.5万人,到省外就业的云南籍学生首次突破万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五是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推进。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推进德育工作进网络、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校外教育取得实效,成功申报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2个,争取国家资金6000万元。建设179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六是教育督导工作切实加强。成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完成了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改革试点工作,修改完善了《云南省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暂行办法》。建立督学责任区,对全省中等及以下学校实行挂牌督导。七是教育系统保持安全稳定。着力构建校园安全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做好敏感节点的维稳工作,确保高校持续稳定,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八是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切实加强,教育科研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扎实开展,教育系统抗灾救灾工作高效推进,依法治教进程加快,外资项目、出国留学服务、教育新闻宣传、教育基金会、老干部、机关后勤保障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得到加强。

(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委厅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根据中央和省委的安排部署,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委厅党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认真查摆“四风”突出问题,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扎实抓好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高校党建工作全面加强。认真贯彻落实第21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做好高校领导干部选配调整的有关工作。第一批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强化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有力推进。组织开展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廉政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共查处教育乱收费158.11万元,查处挤占挪用教育经费175.68万元,责令撤换校长8人。配合省纪委严肃查处了“6•9”专案,立案7件,给予党纪处分5人,政纪处分7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发展面临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双重压力,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仍然不足,还不能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优质化教育需求;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差距较大,边疆、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不能完全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保证教育经费稳步增长和提高效率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深层次问题;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开始进入第二个三年。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部长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要部署。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必须开拓创新、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奋力拼搏。

2014年我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省“两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改革、健全机制,保障公平、提高质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围绕总体要求,今年的工作主要抓好“四个着力”、实现“五个突破”、做到“六个加强”:

(一)抓好“四个着力”,全面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

第一,着力推进立德树人各项工作。一是认真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今年是全省教育系统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年,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全程、全员、全方位融入教育、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中。要强化教育引导,以文明学校创建为载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通过实施各类奖教奖学项目等手段,培育和树立先进示范,推广典型经验。要强化制度建设,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政策措施。要强化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学风专项治理行动,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严肃惩处不端行为。要强化监督检查,公开设立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投诉邮箱接受广大群众监督,通过建立督学责任区和挂牌督导、聘请校风教风学风监督员、随机抽查等,加大对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常态化监督,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切实加强德育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覆盖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风气。积极探索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构建各个学段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育人体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实施德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抓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扎实推进校外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深化“云南青年志在四方”主题教育,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工作,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督导制度,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三是切实改进体育和美育工作。要以加强评估评价和结果公示为突破口,推动学校切实加以改进。要大力实施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计划,推行学生每年进行健康测试等措施,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每天确保学生锻炼一小时以及充足睡眠时间,教会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养成学生一辈子锻炼身体的习惯。组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要改进美育教学,制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估标准,开展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开齐开足艺术课,保证美育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资源基本配置,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特别是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以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教会学生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提高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第二,着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方面,要制定出台《云南省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云南省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义务教育方面,要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按照“保基本补短板、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校一策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促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基本达标。采取切实措施有效缓解部分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出现的“择校热”问题。试行学区化管理,出台《关于推行义务教育学校学区管理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跨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大学区制、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途径,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调配资源、统一考核评价,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出台《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规范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逐步将减负工作与升学制度系列改革有机贯通,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政策要求细化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安排,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高中教育方面,要推进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化实验学校创建工作,提升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职业教育方面,今年,国家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我们要认真准备、加强衔接,在国家会议结束后及时召开我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尽快出台我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和云南现代职业教育规划、支持高职院校改革、加强职业教育督导、考试招生改革、落实生均经费、推进校企合作、优化职教集团、完善职教师资、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发展9个配套文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方面,以学院制改革为切入点,通过让资源、权限和职能“三下沉”,不断深化科研组织模式、人事管理制度、资源配置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逐步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模式。继续推进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综合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推动云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工作,促进高校办出水平。制定出台《加快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加快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深入实施高校省级质量工程,开展高校特色评估,加强资源配置引导,推进高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加快推进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工作。继续教育方面,要推进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大学与企业联盟和资源开放联盟建设。推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扩大云南开放大学建设成果,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建立和完善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民族教育方面,要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结构调整,加强双语教师的补充、培养和培训,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特殊教育方面,要贯彻落实好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建设一批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逐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适时召开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

第三,着力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尽快出台《云南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一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分类推进幼儿园、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启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攻坚计划”,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探索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自主选学制度,推进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面向乡镇以下农村学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认真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的评选、推荐工作。二要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探索学校在编制范围内自主招聘专任教师的制度。推行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鼓励职业院校从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聘用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三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严格执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完善以县为主的教师管理体制,推行教师“县管校用”机制。出台《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交流实施意见》,实施“名师名校长交流特聘岗计划”,加大城镇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公办学校教师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继续实施和改革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增加音体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推进实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四要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落实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坚决查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五要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完善教师参与治校治学机制,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的合法权利。深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分配激励机制。健全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我省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安居工程。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建立充分体现教育人才价值的表彰激励机制。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继续做好中小学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后续处理工作。六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围绕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好教育科研的探索作用、引领作用和智库作用。健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教科研机构,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科研机制,为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第四,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统筹推进机制,重点抓好“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和“三通两平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努力形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一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整合资金、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创新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制,大力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建设等项目,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机构信息化配备水平。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今年全国80%以上的中小学校要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我们要加倍努力,力争与全国同步完成任务。二是加快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工程。通过建立数字资源共享体系、组织名校开展网络课堂、开展重点专业课程数字化建设、加强高等教育资源体系建设等多种方式,实施云南教育信息化“滇教云”项目,构建优质教育数字资源库和数字教育平台,力争到2015年,建成汇聚各级各类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的云南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千个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交流和教研社区,建成涵盖高校基础课程、中等职业学校主干课程、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资源中心,有针对性地为边境、民族、贫困山区、农村学校提供多种形式的资源服务,让所有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能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三是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建立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国家、省、州(市)、县、校五级应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到2015年,要完成学校、学生、教职工、学校资产、财务和科研等数据全部入库,初步建成云南教育管理信息数据中心。建成完整的教育质量、学生学籍及资助、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形成覆盖各州(市)、县和学校的数据采集、交换和应用体系。建立教育决策支持统计服务系统。年内启动大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学生学籍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四是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采取制度性的保障措施,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重点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培养信息化教育的习惯和素养,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15年,中小学校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普遍利用信息手段开展学习。

(二)实现“五个突破”,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第一,在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上取得突破。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是进一步做好教育放权和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增强省级政府在优化布局结构调整、学校建设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教育经费使用、人事聘用管理等方面的统筹权。尽快出台《云南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方案》。一是探索运用清单管理制度,加快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加大州市级政府教育改革力度,以“正面清单”方式探索建立“一州(市)一策”,健全治理体系,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以“负面清单”方式管理学校,引导学校合理定位,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二是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意见》,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建立我省高校分类体系。三是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形式。积极培育社会第三方机构,在以往相关办学条件、学术性成果等教育内部性指标基础上,增加专业与产业匹配度、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外部性、贡献性指标,建立和完善涉及教育内外部因素的省级评价评估办法,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逐步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四是深入落实好《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推进计划(2012-2017年)》,在教育改革、教育开放、对口支援等方面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对接点,争取教育部更大的支持,建立内地高校和职业院校对口帮扶长效机制,争取部委属高校扩大在滇招生计划。

第二,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教育部今年将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绿色评价体系,努力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要认真贯彻教育部要求,积极推进“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做好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优化和完善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深入探索中高职衔接对口招生考试改革,通过实施“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考改革。逐步完善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办法。逐步扩大民办高校和应用型高校的招生比例,改善办学结构。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招生制度,加大预科教育基地建设,设立少数民族预科专项计划。探索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自学考试之间教育质量对比框架和学分转换机制,实行弹性学制、学分累积、宽进严出管理,逐步建立多样化学习成果认定转换制度。认真策划、精心准备,确保在教育部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后,及时出台我省实施办法。

第三,在改革创新育人模式上取得突破。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最主要的标准。一要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共建职业学校,打通企业与职业院校人才流动通道,引进创业企业人才标准,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建立开放沟通的职业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中职与高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对口衔接、合理贯通的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完善学术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等人才培养计划,启动实施“科教结合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加快大学联盟建设,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三要构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教育国际合作的政策、组织和经费保障,提高来滇留学生质量,形成区域性国际竞争力。扩大留学云南规模和地方公派留学规模,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化人才基地建设,创新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教育合作模式。加强“国门大学”建设。加大教育“走出去”和汉语国际推广力度,加强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举办第七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启动老挝国家电视台每天一小时免费播放汉语节目工作。

第四,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取得突破。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按照“兜底线、保基本、上水平”的要求,推进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编织好教育安全网。要适应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新形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流入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升学考试工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安全、学习、情感等方面的有效服务。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经费基准定额。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创新职业院校管理模式,支持组建教育集团,探索学校托管。建立健全逐步提高我省各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长效机制,并将每年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向社会公布。二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落实好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资助政策,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实施成果,完善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制度,拓宽家庭经济困难本科高职学生资助渠道,提高研究生国家助学金使用效率。三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激励保障机制。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招生、培养、投入挂钩激励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和云南青年“走出去”就业。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名师库”。加强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

第五,在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上取得突破。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是弥补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增加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专项扶持,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探索民办学校用收费权作质押、非教学资产作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筹措办学经费和分类管理等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办学活力。会同有关部门清理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破解制度性障碍。推行向民办学校派驻公办教师模式。积极做好独立学院验收相关工作。年内,国家将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要充分调研、积极准备,及时召开全省民办教育工作会议。

(三)做到“六个加强”,切实提高教育保障和服务水平。

第一,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一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认真总结委厅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二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第22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巩固第一批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做好第二批活动的有关工作。推进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做好高校增设总会计师相关工作,抓好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积极做好向独立学院选派党委书记的相关工作。做好高校党建研究会换届工作。扩大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党的组织,增强党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三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实施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网络舆情引导、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校园文化建设“六大工程”,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齐抓共管新格局。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严明纪律,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设。出台《云南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工作办法》,有效推进对高校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中职助学金和免学费等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公办中小学补课、幼儿园收费、高校招生等问题的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

第二,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确保州(市)、县两级政府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降低,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不降低。构建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包括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启动普通高中化债工作,进一步推进高校化债工作。启动实施高校财务巡视制度。统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修订和完善全省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形成各级各类学校经费管理办法。加强经费使用监督,督促各级教育机构建立完善内部控制规范。推动各级各类学校配备合格财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强化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推行“阳光财务”。

第三,加强教育法制化建设。一要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教育立法工作,推动出台《云南教育督导条例》等地方法规。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加快教育各领域标准的立、改、废步伐,逐步形成符合云南实际的教育标准体系,推动教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二要强化依法治校。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指导、督促各地各校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对于高校,要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范围和规则。对于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要落实好校长、园长负责制,加快推进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设。对民办学校,要完善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治理结构,规范决策程序,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举办者、校长、教职工特别是学生等相关主体的权利。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办学合法性的监管,着力提高学校管理法制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师生申诉制度,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管理中能直接感受到法制的力量。建立教育领域公益性法律服务机制、学校安全制度、行政调解制度,优化学校依法办学环境。三要加强法制教育。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把法律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落实法制教育相关课程及活动,加强法制教育资源建设。四要简政放权。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该简则简、能放则放,下大力气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要切实减少各种检查评比活动,建立检查工作归口管理机制。五要强化政务公开。完善信息公开监督检查机制,建立信息公开考核评估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把各项政策和重要事项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实施好重大决策听证制度。依托云南省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积极公开群众关注的政务信息。

第四,加强教育督导。进一步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全面推进中等及以下学校的现代教育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健全督导机构。落实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督学责任区制度。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工作,完善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推动地方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监测。不断强化教育督导结果应用,完善教育督导报告发布和限期整改制度,加大复查和问责力度。

第五,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安全责任体系,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安全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机制,抓好150所省级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及培训,集中开展学校及周边秩序专项整治活动,解决校园安全突出问题。推进中小学安全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构建教育系统应急管理体系、校内外矛盾化解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评价体系,做好各敏感时段、重要保障期和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关键节点的稳控工作。加强学校课堂讲座、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校园网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机制。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完善高等学校学生食堂长效运行机制,做好高校学生食堂管理工作。加强学校卫生防疫,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安全管理、营养科普知识宣传及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工作。

第六,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着眼于提高宣传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舆论氛围。一是主要负责人对新闻宣传和舆情回应要高度重视,把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有条件的部门和学校要建立新闻发言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呼声。二是要准确解读教育改革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改革焦点难点问题,全面反映基层好做法好措施,系统报道师生好典型好经验,多让教师说、多让学生说、多让家长说、多让社会说,增加正能量。三是要着力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建立覆盖报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在内的新闻宣传大格局。发挥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让更多的主流舆论和正面信息上网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四是要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要求,尽快发出正面声音,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做到“先声夺人、先入为主”。

三、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以务实的作风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优良的作风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我们要持之以恒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实施办法,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

第一,要求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攻坚期,矛盾交集、问题复杂,这些矛盾和问题关系到改革的顺利推进。我们要更加注重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及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基础性、专题性和有针对性的调研,积极寻求符合云南实际的解决方案。要轻车简从、注重实效,深入基层、深入学校,走近师生、走访家长,多到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基础薄弱学校、农村偏远学校去,听真话、察实情,总结经验、探索思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第二,要务实。教育事业有其特殊的规律,正所谓“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潜绩”,不是“显绩”。抓教育不会像上经济项目那样,马上有产出、有利润,抓教育是一个日积月累、一届接一届的长期过程。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有雄心壮志,推动改革发展,又要实事求是,避免做出脱离实际的过高承诺,乱提不切实际的口号。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多做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脚踏实地干工作,着眼长远干事业,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务求实效。我们要肩负起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神圣使命,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勤勉敬业,真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辜负时代、不辜负组织,也不辜负自己。我们对今年的每一项工作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一件一件认真研究,一件一件认真抓好,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三,要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工作目标任务一经确定,关键在于落实。我们的教育事业能不能更进一步,关键在于人;人的问题,关键在于干部;干部的问题,关键在于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是不是真抓落实。要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有些工作、有些问题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抓到底、一问到底。要强化责任抓落实,按照目标细化、任务量化、责任硬化的要求,把今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各项任务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处室和具体责任人员,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件一件抓落实。要建章立制抓落实,建立健全日常监管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检查督办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实干到位、落实到位。要只争朝夕抓落实,大力倡导立行立决的良好风气,坚决纠正慢慢腾腾、推诿拖拉的不良风气,对定了的事,一定要急事急办、要事快办、特事特办,不等不靠、不推不拖,高效快捷地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当前,春季开学在即,各地各校要把做好开学工作作为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抓紧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开学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要确保教职员工及时到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材及时到位,在开课前发送到学生手中;确保学校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运行良好、保障有力;确保学生按时、安全返校,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生活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委厅领导近期要分片负责,对各地、各有关学校春季开学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同志们,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努力开创云南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上一条:段晓波:在2014年全市教育工作暨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条: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Copyright © 2009 保山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保山市教育局主办
承建并提供技术支持
你是本站第位访客!当前在线人数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1006023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0200066号